剪力墙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设计,为了增加高层建筑抵抗风力、地震等水平推力的能力,将转角处外墙和部分内墙与柱子结合起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部分墙体叫剪力,一般业主很少接触到剪力墙,因此大家对剪力墙并不是特别了解,到底剪力墙的种类与特点有哪些呢?剪力墙布置注意事项又如何呢?一起来随小编去了解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剪力墙的种类与特点:
一、剪力墙的种类:
1、框架-剪力墙结构:
是由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适用于需要有局部大空间的建筑,这时在局部大空间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同时又可用剪力墙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满足高层建筑的要求。
2、普通剪力墙结构:
全部由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
3、框支剪力墙结构:
当剪力墙结构的底部需要有大空间,剪力墙无法全部落地时,就需要采用底部框支剪力墙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二、剪力墙的的特点:
1、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承担竖向荷载(重力)、抵抗水平荷载(风、地震等)。
2、剪力墙结构中墙与楼板组成受力体系,缺点是剪力墙不能拆除或破坏,不利于形成大空间,住户无法对室内布局自行改造。
3、短肢剪力墙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采用宽度(肢厚比)较小的剪力墙,住户可以一定范围内改造室内布局,增加了灵活性,但这是以整个结构受力性能的降低为代价的(虽然有试验和研究表明这种降低幅度较小)。
4、就目前中国现状,纯剪力墙结构造价高,施工困难,耗钢量极大,所以往往因为建设单位的制约,结构抗震设计囿于成本而不得不降低标准,建议慎用此类结构形式。
5、框架结构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外墙立面设计也较为灵活,其变形特点为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组合起来的剪切型变形,框架结构构件类型少,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在材料变形性能良好的时候,可以建造到30层,一般情况下15-20层为好。
6、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整体性能好,刚度大,在水平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其侧向变形为弯曲型,但是由于剪力墙的间距不能过大,所以其平面布置不够灵活,为了克服其缺点,会使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跳层剪力墙结构。
7、框架剪力墙结构:继承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各自的优点,侧向变形呈现弯剪型,有时候也会设计为框架筒体结构。
如上便是关于剪力墙的种类与特点的简单介绍,相信通过如上的介绍之后,大家会对剪力墙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当然剪力墙在设置时也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注意一定的事项,到底剪力墙布置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如下的详细介绍吧:
剪力墙布置注意事项:
1、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或多向布置,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宜分别联结在一起,应尽量拉通、对直,以具有较好的空间工作性能;抗震设计时,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宜使两个方向侧向刚度接近,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宜相近,剪力墙平面布置应尽可能做到规则,避免过大的扭转效应。
2、纵、横向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和匚形等形式,以使纵墙(横墙)可以作为横墙(纵墙)的翼缘,从而提高其刚度、承载力和抗扭能力;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以增强其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3、剪力墙的侧向刚度及承载力均较大,为充分利用剪力墙的能力,减轻结构自重,增大结构的可利用空间,剪力墙不宜布置得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若侧向刚度过大,不仅加大自重,还会使地震力增大,对结构受力不利。
4、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允许沿高度改变墙厚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侧向刚度沿高度逐渐减小,剪力墙沿高度不连续,将造成结构沿高度刚度突变,对结构抗震不利。
5、细高的剪力墙(高宽比大于2)容易设计成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从而可避免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因此,当剪力墙的长度很长时,为了满足每个墙段高宽比大于2的要求,可通过开设洞口将长墙分成长度较小、较均匀的若干独立墙段,每个独立墙段可以是整截面墙,也可以是联肢墙,墙段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如楼板或跨高比大于6的连梁),因弱连梁对墙肢内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则可近似认为分成了若干独立墙段,此外,当墙段长度较小时,受弯产生的裂缝宽度较小,而且墙体的配筋又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因此墙段的长度不宜大于8m。
6、剪力墙洞口的布置,会极大地影响剪力墙的力学性能,为此规定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能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应力分布比较规则,又与当前普遍应用的计算简图较为符合,设计结果安全可靠,错洞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都是不规则开洞的剪力墙,其应力分布比较复杂,容易造成剪力墙的薄弱部位,常规计算无法获得其实际应力,构造比较复杂,因此宜避免使用错洞墙和叠合错洞墙。
关于剪力墙的种类与特点以及剪力墙布置注意事项等相关装修知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提示:我们有专业的装修顾问在线,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沟通哦~